从仿制到原创,“汉服之乡”华丽转型
从仿制到原创,“汉服之乡”华丽转型
从仿制到原创,“汉服之乡”华丽转型
黄河水奔流不息,齐鲁大地机杼(jīzhù)声声。
在被誉为“汉服(hànfú)之乡”的山东曹县,汇聚了(le)2500余家汉服上下游企业、8.7万个网点,汉服销售额占全国(quánguó)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原创汉服产业集群。
飞针走线织就(zhījiù)繁华,谁能想到这里曾经一度陷入抄袭漩涡的困顿——
2022年5月,山东省成武县人民法院(rénmínfǎyuàn)开始跨区域管辖曹县、单县、菏泽市定陶区、成武县四县区部分知识产权案件。半年间(jiān)近百起汉服侵权纠纷接踵而来,被告皆为曹县商户,原告却(què)无一是本地人。
“我们辛辛苦苦两三个月的设计(shèjì),你们(nǐmen)拿来就用!”2022年8月,在一起汉服纹样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浙江杭州(hángzhōu)一家汉服企业负责人俞某道出了汉服产业高速发展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巨大隐痛。
彼时的曹县,80%的汉服商户是(shì)家庭作坊,“接单仿制”是普遍模式,版权意识几近空白(kòngbái)。
根治汉服(hànfú)仿制侵权乱象,迫在眉睫。
经过广泛调研和工作探索,2024年3月(yuè),成武法院向曹县人民政府提交了汉服侵权现状及解决路径专项(zhuānxiàng)报告,直指病灶。
在这场(zhèchǎng)以司法为主导、多部门协同的“突围战”中,成武法院多管齐下:通过“汉服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对涉汉服案件优先立案、快速(kuàisù)审理;将法庭“搬”到汉服产业一线,让庭审现场变成(biànchéng)法治公开课;发布(fābù)白皮书及典型案例,为行业划清法律红线;开展企业风险防范(fángfàn)培训,精准预警(yùjǐng)商标、著作权风险;提出建立商标侵权市场预警机制的司法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常态化发布预警信息,助企避损超(sǔnchāo)千万元……
此外,依托“11235”联调机制,成武法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动市场监管、文旅等12个(gè)部门及行业协会,开展梯度式企业司法服务。推动(tuīdòng)13家(jiā)曾涉侵权(qīnquán)的汉服生产企业建立(jiànlì)合作,盘活侵权库存2万余件,挽回经济损失900万元,促使商家从“侵权者”转变为“合作者”。
截至2024年末,曹县汉服侵权(qīnquán)案件量下降30%,本地(běndì)原告从零突破,占比连年攀升,商户版权意识逐渐增强,“接单仿制”正向“原创(yuánchuàng)设计”转型。
在保护创新的同时,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也要兼顾民生(mínshēng)。
2024年初(niánchū),曹县原创设计师安某的织金马面裙成为爆款,旋即被十余家小作坊仿制,销量(xiāoliàng)腰斩。安某诉至法院。
“知识产权案件一般引导权利人向生产商主张权利,打击源头。但曹县(cáoxiàn)汉服生产者主要是家庭作坊,员工多为(duōwèi)留守妇女,简单(jiǎndān)严惩可能断其生计。”承办法官苗雪莹考虑说。
对此,成武法院创新采用“分类﹢许可”柔性(róuxìng)调解模式:对已停售的小作坊,引导权利人(rén)豁免赔偿;对有侵权库存的商户(shānghù),积极促成版权许可;对具备一定(yídìng)生产能力的,则(zé)牵线搭桥,促其转化为权利人的正规代工合作伙伴。最终,在安某一案中,成功盘活侵权汉服库存2000余件。
“以前(yǐqián)我们只做上衣,现在有了版权许可,能接整套订单,工人也多了,效益也翻番了!”一位(yīwèi)成功转型的汉服企业负责人赵某感慨道。
数据显示,20%的权利人也(yě)通过此模式拓展了产品线,侵权危机化为(huàwèi)合作商机。
在推进(tuījìn)“分类﹢许可”调解(tiáojiě)模式的过程中,成武法院发现新症结:80%的案件仅追回合理开支,但商户为取证往往需投入数月时间。
“去年有个案子(ànzi),双方为了证明2000元的损失(sǔnshī),光公证费(gōngzhèngfèi)就花了4000元。”法官杨晟斌翻着案卷摇头道,“这就像用金斧头砍柴,解决纠纷的成本比损失还高。”
这显然不是处理问题的(de)最优解。如何能够低成本、快速解决纠纷,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jīnglì)投入到新的产品研发上?
成武法院想到了(le)解决问题的关键——汉服协会。
一般来说(yìbānláishuō),著作权侵权案件主要有两大争点:独创性(dúchuàngxìng)认定和赔偿数额确定。对于解决这两个问题,汉服协会有绝对的优势。
“汉服(hànfú)(hànfú)协会有行业专家,能够帮助鉴定汉服的花纹图案设计是否具有独创性。同时,汉服协会对汉服行业的利润率掌握精细,在汉服设计侵权进行赔偿时也可以提供合理赔偿意见。”曹县(cáoxiàn)汉服协会会长(xiéhuìhuìzhǎng)胡春青说道。
于是,成武法院(fǎyuàn)联合汉服协会,选聘资深设计师、电商专家组建“专家调解(tiáojiě)(tiáojiě)团”。“专家调解团”利用行业经验快速(kuàisù)认定作品独创性、核定合理赔偿,将调解周期从平均30天压缩至7天,调解成功率和自动履行率均达100%,真正实现“纠纷化于(huàyú)业内,精力用于创新”。
汉服的(de)华彩,不应埋没于仿制的阴霾,而应绽放于创新的原野。
如今,在黄河奔涌的涛声中,曹县的机杼(jīzhù)声正谱写着新曲,奋力织就一幅保护创新、温暖(wēnnuǎn)民生、护航发展的法治锦缎。
来源(láiyuán):人民法院报·4版
见习(jiànxí)编辑:贺晴 | 联系电话(liánxìdiànhuà):(010)67550765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